21 年前,馬斯克 (Elon Musk) 就清楚知道 SpaceX 會走多遠

21 年前,伊隆馬斯克在史丹佛大學的演講中分享了一個大膽的願景:透過低軌道衛星群連接世界。這個想法透過 Starlink 成為現實,是 SpaceX 領導的一個更大項目的一部分:徹底改變太空探索,讓人類走向多行星。讓我們回顧一下星鏈的歷史、SpaceX的創新以及馬斯克進入政治領域的影響。

星鏈:連結最偏遠的地區

這是最近轉推的推文我們發現了一段 2003 年在史丹佛大學演講時錄製的令人驚訝的影片。伊隆馬斯克概述了他建立全球網路存取網路的野心。這個富有遠見的計畫於 2015 年開始實現,當時宣布發射一系列低軌道衛星,即使在偏遠地區也能提供快速可靠的連接。 2019年5月,SpaceX發射了首批60顆衛星進入軌道,標誌著航太工業的真正轉折點。

如今,星鏈在軌道上擁有超過 4,000 顆衛星,連接世界各地數百萬個家庭,特別是在農村或服務不足的地區。到 2023 年,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透過 4G 實現衛星和智慧型手機之間的直接連接,不再需要複雜的地面基礎設施。這項創新已開始商業化,為連接較差的地區開闢了新的前景,特別是在非洲和亞洲,它已經擾亂了當地的電信市場。例如,在肯亞,星鏈正在將自己打造成傳統營運商的替代品,同時也引發了對其經濟和社會影響的質疑。

星鏈只是 SpaceX 眾多變革性項目之一。該公司成立於 2002 年,透過火箭再利用等關鍵創新重新定義了航太工業標準。獵鷹 9 號能夠在發射後著陸,徹底改變了太空任務的成本和頻率。這種技術實力使 SpaceX 能夠增加商業發射的次數,其中包括星鏈發射。

星艦計畫代表著另一項重大突破。這種超重型、完全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旨在將重物和人員運送到月球、火星及更遠的地方。2024 年 10 月,SpaceX 使用綽號為「Mechazilla」的創新捕獲系統成功回收了星艦的「超重型」助推器,達到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項進步使公司更接近其最終目標:讓太空旅行更便宜、更頻繁。

同時,SpaceX 正在與 NASA 合作開展 Artemis 計劃,目標是在 2026 年之前將太空人帶回月球。星艦的改良版被選為月球登陸器,同樣是為了加強 SpaceX 在太空探索中的核心作用。2025 年 1 月,SpaceX 計劃在月球上測試電動防塵罩,這項技術可能對未來的月球任務非常有用。

長期願景:多行星人類

伊隆馬斯克的視野遠遠超出了地球軌道。透過 SpaceX 和 Starlink,他致力於讓人類走向多行星。例如,星鏈提供的通用連接理念對於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和維持行星之間的通訊至關重要。就其本身而言,星艦是一艘可以透過將人類和貨物運送到紅色星球來實現這一願景的船隻。

在地球上,馬斯克的目標是將星鍊網路擴大到覆蓋地球100%,同時探索5G太空和軍事通訊等應用。然而,這些發展也伴隨著複雜的挑戰,特別是在國際監管、太空碎片管理以及數千顆低軌道衛星對環境的影響方面。但似乎沒有什麼能阻止這位億萬富翁,他正在努力實現這個願景,他在 21 年前就已經精確地描述了這個願景(如果我們深入挖掘的話,甚至可能更早)。

伊隆馬斯克與政治:SpaceX 與 Starlink 面臨的新挑戰

最近幾週,馬斯克被任命為川普新政府未來政府部門的負責人:政府效率部(DOGE)。這個角色可以增強 SpaceX 和 Starlink 對太空和電信政策的影響力。憑藉這一戰略地位,馬斯克可以更容易獲得政府合約、放寬監管並加速其技術的部署。這是馬斯克的優勢之一:不忽視政治因素來快速推進他的計畫。

然而,這種與政治權力的接近引發了質疑和批評。有些人擔心私營部門和公共機構之間權力過度集中,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這是推動大規模創新的機會。這種私人事務和公共責任的混合最終可能會帶來問題,並使 SpaceX 和整個航太產業的遊戲規則變得複雜。這就是為什麼伊隆馬斯克必須迅速採取行動,讓他的創新變得至關重要,並迫使可能的法規適應他,而不是相反。

充滿希望的未來

二十年來,伊隆馬斯克和 SpaceX 以難以想像的創新和堅定不移的願景改變了太空和電信產業。從彌合全球數位落差的 Starlink,到承諾讓太空探索成為現實的 Starship,SpaceX 的貢獻正在重新定義這些領域的可能性。

然而,隨著馬斯克進入美國政壇,SpaceX和星鏈的未來也變得更具爭議性。隨著馬斯克的雄心壯志繼續突破科學技術的界限,他的新角色引發了有關創新、監管和道德之間平衡的問題。有一點是肯定的:SpaceX 和 Starlink 的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不管我們愛還是恨伊隆馬斯克,如果我們考慮到太空探索對未來幾代人的重要性,他現在是創新和未來的重要人物,無論是技術還是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