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局:印尼不向苹果屈服,仍封杀iPhone 16!

印度尼西亚变得非常贪婪了吗?事实上,自10月份以来,国家出于行政和法律原因。从那时起,苹果公司就一直在努力发布问题她的最后一个孩子,但没有任何帮助。最近,事情似乎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为库比蒂诺已经投入了 10 亿美元,并承诺在该国开设一家专门生产 AirTags 的工厂。

再努力一点?

早些时候,印度尼西亚要求苹果公司提供 1.09 亿美元的适度投资来资助开发者学院,并额外提供 1000 万美元来支持当地制造业。有人可能会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了这一僵局呢?

问题是苹果并没有完全尊重第一个要求。此外,政府的立场也更加强硬,在其领土上,并需要更多的投资。雪球效应和出价过高:苹果公司最初提出 1 亿美元的报价,但很快就被拒绝了。

面对封锁,这家加州公司最终同意斥资 10 亿美元在该国开发一条生产线,特别是生产 AirTags。然而,该提议虽然符合所需金额,但也被拒绝。

新要求

今后,印度尼西亚政府要求这 10 亿美元的投资直接与 iPhone 零部件的生产挂钩,而不是与 AirTags 等其他苹果产品挂钩。Agus Gumiwang Kartasasmita 部长解释说,新加坡附近巴淡岛的项目不符合获得所需认证的必要标准。然而,这些对于授权苹果产品在该国销售至关重要。该部没有颁发本地成分认证的依据。 (AirTag 工厂设施)与 iPhone 零部件没有直接关系

面对全球趋势,人口众多的国家寻求获得显着的经济优势,以换取进入其市场的机会,印度尼西亚不可避免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地位。同样地,苹果不得不在印度设立生产工厂在获得开设自己的苹果专卖店的许可之前,先进行大规模的开发。

通过禁止 iPhone 16,印度尼西亚希望获得 iPhone 零部件全球生产的份额,从而增强当地产业。该国人口超过2.7亿,是苹果的重要市场,但紧张的谈判表明雅加达并不打算轻易让步。

苹果发现自己陷入困境:面对印度尼西亚的要求维持其立场可能会限制其在亚洲最大市场之一的机会,但屈服可能会为其他寻求类似条件的国家树立先例。